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

更新时间:2025-05-31 00:38:47首页 > 学习资料

以下是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中的经典名句及其背景、释义和意义:

1. 士为知己者用,女为悦己者容

- 背景:此句表达了古代士人“为知己者死”的价值观,意在说明人愿为赏识自己的人效力,如同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容貌。

- 释义:士人甘愿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,女子则愿为悦己者打扮。

- 意义:体现了司马迁对知遇之恩的珍视,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身遭遇的感慨。

2. 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

- 背景:司马迁在信中以此句表明生死的意义因人而异,取决于人生目标的选择。

- 释义:人总有一死,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,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,这是因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不同。

- 意义:此句表达了司马迁对生死价值的深刻思考,也体现了他忍辱负重、坚持完成《史记》的决心。

3. 祸莫憯于欲利,悲莫痛于伤心,行莫丑于辱先,诟莫大于宫刑

- 背景:司马迁在信中倾诉自己因李陵事件所受的屈辱,尤其是宫刑带来的巨大痛苦。

- 释义:灾祸没有比贪图私利更悲惨的,悲哀没有比心灵受伤更痛苦的,行为没有比辱没先人更丑陋的,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大的。

- 意义:此句深刻反映了司马迁内心的痛苦与愤懑,同时也揭示了他在逆境中坚守人格尊严的信念。

4. 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

- 背景:这是司马迁对自己创作《史记》宗旨的总结。

- 释义: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,贯通古今变化的规律,形成一部自成体系的史书。

- 意义:此句不仅体现了司马迁的史学追求,也表达了他希望通过历史研究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。

5. 盖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

- 背景:司马迁列举古代圣贤在困境中发愤著述的例子,以此说明逆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。

- 释义:周文王被囚禁时推演出《周易》;孔子受困时编写了《春秋》;屈原被放逐后创作了《离骚》。

- 意义:此句意在表明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,仍以古代圣贤为榜样,坚持完成《史记》。

6. 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

- 背景:此句虽非原文,但精神与司马迁的信念相通,常被引用以表达他的坚韧品格。

- 释义:士人不能不志向远大、意志坚强,因为责任重大,道路遥远。

- 意义:体现了司马迁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顽强精神。

7.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

- 背景:司马迁以此句说明历史的评判需要时间。

- 释义:只有等到人死之后,才能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定论。

- 意义:表达了司马迁对历史评价的深刻认识,也反映了他希望通过《史记》名垂青史的愿望。

8. 隐忍苟活,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

- 背景:此句表达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选择隐忍苟活的原因。

- 释义:隐忍地活着,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也不逃避。

- 意义:此句展现了司马迁在巨大屈辱中仍坚持理想的高尚品格。

总结

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通过这些经典名句,既表达了自己在遭受宫刑后的痛苦与无奈,也阐述了他隐忍苟活、矢志完成《史记》的坚定信念。这些名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,至今仍能给人以启迪和力量。

标签:司马迁 报任安书 经典名句